近日,金融博物馆理事长、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王巍作为对话嘉宾在“亚布力成长计划”中围绕《并购创造新周期》展开演讲,以下内容为演讲的核心观点整理:

一、并购成为企业增长的核心路径
当前企业扩张模式已从传统绿地投资转向并购主导。英伟达早期依靠自主创新完成原始积累,但后续技术跃迁均依赖并购整合。Alphabet、Meta、比亚迪等企业通过跨领域并购实现产业转型与生态扩张。政府层面同步转向“并购招商”模式,通过主动并购防止优质资产被“掐尖”外流,形成多方参与的并购浪潮。
二、并购的核心动力机制
1. 生存法则驱动
并购本质是“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体现。当行业进入整合周期时,企业若不参与并购将面临系统性淘汰风险,形成“不并购即消亡”的市场逻辑。
2. 资本杠杆运作
高水平并购强调“用他人资金(OPM)”实现杠杆效应,而非依赖自有资金。真正的交易撮合者通过结构化设计,以少量资本撬动大规模交易,避免自有资金被长期占用。
3. 创造性破坏增值
遵循熊比特创新理论,并购需打破现有格局实现价值重构。成功并购应达成“1+1>3”的协同效应,包括技术整合、市场重构等增值维度。
4. 技术加速迭代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快速获取关键技术,缩短研发周期。典型科技企业的重大技术突破往往伴随对创新团队的并购整合。
三、政策环境与历史机遇
“并购六条”政策突破传统监管框架,核心在于三点突破:
恢复市场常识:承认并购的资源配置价值
提升监管容忍度:审批弹性空间显著扩大
鼓励模式创新:确立市场化、法治化导向
当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双扩张创造历史性窗口期:财政赤字工具激活并购流动性,货币宽松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政策组合拳推动并购市场呈现“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
四、并购实践的本质与要求
并购本质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需突破两大认知局限:
1. 实践导向:并购能力无法通过理论学习获得,必须通过大量交易积累实战经验。
2. 前瞻视角:决策逻辑应“根据未来定义现在”,而非依赖历史经验判断。
五、代际转换与市场创新
市场正经历企业家代际更替:
老一代企业家完成工业化使命逐步退场
新一代掌舵者需具备并购整合与生态构建能力
创新环境发生根本转变:
政策层面从单纯强调金融安全转向包容创新试错
市场通过并购重组自然培育人才,容忍失败成为创新前提
结语
并购正在重构经济增长周期,其本质是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质变升级。新一代企业家通过驾驭并购工具,在创造性破坏中重塑产业格局,这将决定未来十年的经济竞争版图。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进化,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并购创造价值”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