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监会于2025年5月16日推出的并购重组新规中,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成为核心变革点。该机制在2024年9月"并购六条"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过延长批文有效期、分期支付股份等安排,为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提供更灵活的操作空间,同时降低交易双方的风险成本。
栏 目 | 并购操盘手笔记

以前上市公司收购标的时,就像买房必须一次性付全款——核准发行的股份得一次性给卖方,若对方业绩不达标,卖方还得按估值公式退回股份。例如,上市公司需要发行100万股股份来完成收购,这笔股份必须一次性支付给标的公司的股东。
但现在新规允许"一次审批,分期支付":批文有效期从12个月延长到48个月,上市公司可在4年内按业绩节点分期交付股份。比如,上市公司可以分4年支付,每年支付25万股。

为什么引入
分期支付机制
对上市公司的好处
过去,上市公司在并购时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标的公司未来业绩不达标,上市公司可能会遭受损失。而分期支付机制相当于为上市公司增加了一层“防护罩”。上市公司可以根据标的公司的业绩情况逐步支付对价,从而有效降低风险。
对并购标的的好处
对于并购标的来说,分期支付机制同样意义重大。过去,如果标的公司业绩不达标,需要将收到的对价退还给上市公司,但已经缴纳的税款却很难退还。这可能导致标的公司股东“赔了夫人又折兵”。分期支付机制的引入,使得标的公司股东可以根据业绩情况逐步收到对价,同时合理安排税款缴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分期支付机制的意义,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几年前,某家公司以20多亿的价格卖给了一家上市公司,双方约定3年对赌期,标的公司需要在这3年内完成6个多亿的净利润。前两年标的公司业绩都达标了,但在第三年,由于一个大客户破产,加上金属材料价格波动,标的公司出现了巨亏,导致3年累计净利润为负数。
按照协议,标的公司股东需要把20多亿的对价全部退还给上市公司,但当时他们已经交了5000多万的个人所得税。为了退税,他们花了几年的时间,最后还是通过法院判决才拿回退税。
如果当时有分期支付机制,标的公司股东就可以根据业绩情况逐步收到对价,合理安排税款缴纳,避免了这么大的损失。

分期支付机制的具体细节
1. 批文时间延长:新的规定将批文时间从12个月延长到了48个月。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完成分期支付,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
2. 支付条件:首先是财务报告正常: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要正常,或者即使有异常情况,也已经消除;其次是无违法违规行为: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不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被立案调查。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上市公司才能继续分期支付对价。

结语
新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的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是并购市场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好的风控措施,也为并购标的提供了更合理的保障。通过这个机制,上市公司和并购标的都能在更公平、更透明的规则下进行交易,推动并购市场更加健康、更加稳定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