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黑色星期一”重演?加征关税再升级至50%!全球巨震下的危与机

2025-10-11 23:52:00

图片
图片
图片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股市、债市、原油、贵金属等各类资产纷纷遭遇重创。这场巨震的导火索直指美国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而在4月8日(中国时间),美国又威胁对中国加征50%的关税,这无疑让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陷入紧张氛围之中。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剖析此次全球股市巨震的成因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影响。

图片

 

 

 

关税政策的冲击:全球产业链的断裂风险

 

 

 

美国此次“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从经济逻辑来看,关税政策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全球产业链的断裂风险和通胀飙升的预期,使得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迅速升温,进而引发了抛售狂潮。从市场表现来看,4月7日亚太股市全线大跌,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澳洲标普200指数等均出现大幅下挫。A股市场中,沪指收跌7.34%,创业板指下挫12.5%。港股市场同样遭遇重创,恒生指数盘中一度跌超13%。这种全球性的股市暴跌,正是市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一种极端反应。

 

就在中国时间4月8日,特朗普威胁将对中国的关税再增加50%:

 

图片
图片

 

 

 

市场恐慌与资金流向:避险情绪的全面爆发

 

 

 

在全球股市巨震的背景下,资金的流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4月7日,全球股市的暴跌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投资者纷纷寻求避险资产。债市成为了资金的主要流向之一。这种资金从股市向债市的“大迁徙”,反映了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担忧以及对避险资产的青睐。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资金流向债市也暗示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预期。美国联邦基金期货暗示美联储年内将降息120个基点,这进一步表明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相对稳定的债券资产,以规避股市的风险。

 

 

 

中国资产的韧性:在动荡中的“避风港”效应

 

 

 

尽管全球股市遭遇巨震,但中国资产却显示出了一定的韧性。4月7日,尽管A股市场大幅下跌,但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这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面对外部冲击时,依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吸引力。从长期来看,中国优质资产的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下跌空间有限。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资产的低估值将成为全球资本流入的洼地。投资者应保持信心和耐心,通过持有优质资产应对市场波动。

 

图片

 

 

 

投资策略:在动荡中寻找确定性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股市巨震,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首先,投资者应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跟风抛售。在市场动荡时期,冲动杀跌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其次,投资者应关注投资标的的核心业务和长期成长性,回归投资的本质。此外,适当减仓规避短期震荡,寻找错杀或后期豁免的板块,也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对于企业家和上市公司中高层管理者来说,此次全球股市巨震也提醒他们要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优化资产配置,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结语

 

 

 

这场全球资本市场的“压力测试”,本质是旧秩序崩解与新体系孕育的阵痛。当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加深、地缘冲突常态化、产业革命进入深水区,资本正在用脚投票寻找新范式。而中国资产展现的韧性,不仅是政策工具箱的胜利,更是全球产业权力重构的预演。历史终将证明,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某个市场,而是人类对技术革命与制度创新的永恒追求。

立即咨询

联系人:曹老师 固话:021-55050081 手机:18017587979(微信同号)

  • 您的姓名*

  • 公司名称*

  • 您的职位*

  • 手机号码*

  • 您的诉求*

  • 立即咨询